会员积分、销售返利、买一赠一模式下的财税风险解析
企业的促销模式花样繁多,不同的促销模式存在不同的财税处理,尤其是税务方面的涉税风险管理,实务中多数企业没有关注到,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为了规避税务风险,针对买一赠一,销售返利,会员积分三种促销模式,我们本节课从会计处理、发票开具和纳税申报三个方面进行逐一解析。 一、会员积分业务模式下的财税风险解析 先看案例了解下账务处理,一家奶粉销售商采取消费送积分的购物模式,按照促销活动规定,每消费满100元赠送价值1元的积分,销费金额不足100元不赠送积,该企业未规定积分兑换失效期限,截至2021年12月,积分递延收益期末余额高达680万元。那么,该企业积分消费是如何做账务处理? 假设:某顾客消费金额含税价113元,企业赠送其价值1元的积分用于抵减以后的购物款项。 该企业在收到顾客消费款项赠送积分时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现金/银行存款 11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3.00 递延收益/合同负债 1.00 提醒: 1、在消费积分时,需要收取的销售款全额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不能按照扣减积分价值后的金额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2、执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使用“合同负债”科目,其他企业使用“递延收益”。 该企业在顾客将积分兑换消费时,比如购进113元的货物实际支付112元用积分抵扣1元,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12.00 递延收益/合同负债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3.00 奖励积分是企业为了吸引客户持续消费,根据客户的消费金额赠与客户一定数量的积分,该积分可能有多种使用方式,对于积分奖励兑换问题,商场在收到顾客消费款项赠送积分时应全额缴纳增值税,正常开具增值税发票。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该企业已取得全额销售货款,其收入与成本均能可靠计量,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继续管理权,符合企业所得税法收入确认规定。同时,因该企业未设定积分兑换失效期,大量累计结转下来的未兑换积分,实际上已成为失效积分。根据该企业的账务处理,每价值1元的积分就会存在少缴纳增值税0.13元,少缴纳企业所得税0.25元,这样存在涉税风险。 会计处理上可按照准则规定对赠送积分做递延收益处理,但在当年所得税汇算时对未兑换的积分应做纳税调增收入处理。以后年度该笔积分兑换时,因对应的收入已纳税,会计上虽然确认当期收入,但当年所得税汇算时做纳税调减收入处理,从而避免产生涉税风险。 二、销售返利业务模式下的财税风险解析 返利,是指企业为了刺激销售,提高客户的积极性,在客户达到规定采购数量的基础上给予的让利行为,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形式,其中实物返利中企业给客户的返利产品一般是客户购买的同款产品,如果是其他商品则按照赠品进行处理。 一)案例分析 某商业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家电产品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彩电销售进、销一个价,盈利模式由供应商返利,返利与销售数量挂钩,2021年5月~12月共取得返利计113万元。 由于购进方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又按要求根据收到的金额冲减进项税额,所以由销售方开具113万的红字专用发票。 1、购进方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13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库存商品) 1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万 2、销售方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贷:银行存款 113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万(红字) 这里有个风险提示:实务中,因开具红票方式过于繁琐,很多企业会在购买方下次购买时进行返还的结算。比如购入100件共100万元,可返利2万元或者返还两件产品。那么在下次购买方购买的时候,比如同样购入100件,可以支付98万元。或者支付100万元,获得102件。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开具发票。比如下期采购100件,返还2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分录可以参考: 借:库存商品(102件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二)发票开具与增值税处理 实物返利如何开票跟企业的业务模式有关系,实务中常见的两种情形: ①先销售后返利,一般是针对返利部分开具红字发票,同时开具所返商品的蓝字发票。 开具红字发票时,根据业务情况按照原发票的“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价”等信息进行填写,若没有或者无法确定的信息可以填写为“无”,比如单价不匹配时,可以写成“无”; 开具蓝字发票时,按照所返产品的实际信息进行填写。 比如:销售A商品,返利B商品,在开具红字发票时,按照A商品的信息开具红字发票;同时开具一张B商品的蓝字发票。 ②销售和返利同时发生或在下次销售时一起返,一般会按照折扣开具发票。 将销售的商品与返利的商品一起在发票上体现,同时将返利的商品作为折扣进行开具。 比如:销售A商品,返利B商品,发票上分别开具A商品和B商品的信息,同时再开一栏B商品的负数。 税务风险提示:实务中,多数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开具红字发票,或者是折扣发票,而是让返利方开具咨询费、服务费、业务推广费等类似名目的发票。其实质存在涉嫌虚开发票的风险,建议根据销售合同,分析业务本质,按照规定开具增值税发票。 三)企业所得税处理 返利活动中,无论是返还现金还是交付实物,经济实质均是商品价格打折。一般的商业折扣是在交易发生前直接给予客户价格让步,返利则是附加了条件的价格让步,条件能否满足取决于客户的采购数量,价格让步发生在交易行为之后,本质上都是为了增加销售量而给予的价格折扣,都属于商业折扣。(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属于商业折扣,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提醒:对于返利跨年度的,应按照国税函〔2008〕875号第一条第(五)项第三款处理 三、买一赠一促销模式下的财税风险解析 我们通过三个案例来看一下,第一个案例 甲商场反季促销,规定购买一套价值800元(含税)的西服赠送一条价值80元(含税)的领带(外购)。某批发商购买了100套价值800元的西服,同时获赠了100条价值80元的领带,假设100套西服和100条领带的成本分别为50000元和5000元。 计算得出 西服销售额=64360.42(元) 领带销售额=6436.04(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80 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西服 64360.42 主营业务收入—领带 6436.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203.54 借:主营业务成本—西服 50 000.00 主营业务成本—领带 5 000.00 贷:库存商品 55 000.00 风险提示:买一赠一,不是无偿赠送,实质上属于实物折扣,对于赠品和主商品是同类商品的建议按照上述规定处理,如果赠品和主商品不同类,例如买房送汽车,买房送装修、加油送纸抽等业务,在实务中企业是通过销售费用处理。 “买一赠一”销售模式,实质上是以实物折扣方式销售商品,实务中赠品又分自制和外购两种情况,赠品是否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与发票开具有关,根据国税函〔2010〕56号文件,主商品与赠品的金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向购买方收取的金额缴纳增值税;如果主商品与赠品未开在同一张发票上或仅在发票“备注”栏注明赠品,赠品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主商品按购买方支付的金额缴纳增值税。 主商品与赠品金额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又有两种开票方式:一是将总的销售额按主品与赠品的公允价进行分摊,主商品和赠品按分摊后的金额开具发票;二是将主品与赠品金额均按市价(公允价值)金额开票,同时根据赠品的市价列示折扣额。 案例二,甲商场反季促销,规定购买一套价值800元(含税)的西服赠送一条价值80元(含税)的领带(外购)。某批发商购买了100套价值800元的西服,同时获赠了100条价值80元的领带,假设100套西服和100条领带的成本分别为50000元和5000元。 方式一:按照销售100件西服计80000元和100条领带计8000元,分别填列两栏;下一栏按照领带销售额开具折扣额-8000元;最后销售金额和税额合计80000元 方式二:销售100件西服计80000元和西服折扣额分别填列两栏,100条领带计8000元和领带折扣额分别填列两栏;西服折扣额和领带折扣额,按照西服和领带的公允价值比例分摊,总折扣额8000元;最后销售金额和税额合计80000元。 税务风险提示:对于有一些业务,比如买机动车赠送其他物品,由于发票类型比较特殊是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票面上无法体现赠送的货物信息,目前没有具体的开票规定,实际业务处理时多数企业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定开具发票,但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实际申报时可以通过无票收入填报。 针对房地产企业买房送汽车、买房送装修等特殊业务,增值税是否需视同销售需要结合销售合同来判断。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精装修房,已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注明的装修费用(含装饰、设备等费用),已经包含在房价中,因此不属于税法中所称的无偿赠送,无需视同销售。房地产企业“买房赠家电”等营销方式的纳税比照本原则处理。 |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 日
- 周
- 月
- 季
- 年
- 总
- 1资源综合利用退税问题32
- 2企业所得税一年期的商业保险费需要分摊吗?26
- 3关于资产(股权)划转税务与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17
- 4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16
- 5渝府办发[2023]第17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13
- 6不要认为养老问题还有拖延的机会,以后再做选择会更艰难10
- 7深中法2006[88]号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座谈纪要10
- 8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10
- 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23号 关于修改《新疆国税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8
- 10国家医保局就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相关问题答记者问7
-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8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6
- 12国家发改委哪个部门负责审核西部大开发行业判断?5
课件下载
禾兑布

最新内容
-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8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条款修改]
-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公告2016年第23号 关于修改《新疆国税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的公告
- 3贵州省2022年度享受安置残疾人增值税优惠政策纳税人名单公示
- 4关于资产(股权)划转税务与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 5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关于2022年度享受新型墙体材料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名单的公示
- 6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4号 海关总署关于调整进口货物报关单申报要求的公告
- 7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关于公示2022年度销售自产新型墙体材料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的通知
- 8发改高技[2023]139号 关于印发第29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
- 9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2号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67批)、《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六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二批)
- 10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关于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邮寄申报的通告
热点内容
- 1财税[2016]36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条款失效]
- 2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实操(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图)
- 3主席令2001年第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颁布)
- 4党费、党建活动经费、党组织工作经费区分、列支与核算
- 5财税[2019]20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等政策的通知
- 6疫情期间增值税减免优惠的会计处理
- 7非贸付汇如何正确核算税费及如何操作?
- 8个人所得税法(2018版)条款解读:第八条 纳税调整
- 9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 10财税字[1995]52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