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职工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汇总(2022.12)
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6837元,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比上年的97379元增加9458元,与2012年的46769元相比,增加超一倍。 在工资统计中的非私营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等。 从省份来看,哪些地方的平均工资更高呢? 《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北京(194651元)、上海(191844元)、西藏(140355元)、天津(123528元)、浙江(122309元)、广东(118133元)、江苏(115133元)、青海(109346元)、宁夏(105266元)、重庆(101670元)10个省份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 10省份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经济大省,也包括西藏、青海、宁夏三个西部省份。其中,北京与上海的平均工资均超19万元,西藏超14万元,浙江、天津超12万元,江苏、广东超11万元,重庆、青海、宁夏超10万元。 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平均工资均超过19万元,在各省份中遥遥领先。京沪两地是我国总部经济最为突出的两个城市。此外,两地金融机构多,研发创新十分突出。总体上,京沪两地高薪岗位多,平均工资也高。 数据显示,分行业来看,19个行业大类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简称为IT行业,除了游戏、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外,还包括了移动、联通、电信这些国有大企业。这其中,互联网企业尤其受到大厂关注。 相比之下,工资较低的地区主要位于中部和东北地区,有10个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年薪低于9万元,分别是河南、黑龙江、山西、河北、吉林、江西、甘肃、湖南、辽宁和广西。 31省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的57727元增加5157元,与2012年的28752元相比,增加34132元。 在城镇私营单位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五。 其中,仅有北京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10万元,为100011元,上海位居第二,为96011元,接下来是广东(73231元)、浙江(69228元)、江苏(68868元)。 有8个省份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于5万元,分别为黑龙江(42071元)、山西(45748元)、甘肃(47212元)、吉林(47886元)、河南(48117元)、河北(48185元)、广西(48494元)和云南(48940元)。 除了省份之间的差异,各省域内各地的平均工资差异也较大,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地区省份,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收入水平要明显高于省内中小城市。以吉林为例,分地区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长春市97134元、吉林市75638元、松原市75003元、延边州72968元、四平市67905元、辽源市67652元、白城市67484元、通化市64803元、白山市63897元。 分行业看,城镇私营单位19个行业大类中,仅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10万元,为114618元。其次是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为95416元、77708元。 全国31省社保新缴费基数 另外,还为大家整理了全国各省社保新缴费基数,详情如下(市级的社保基数标准请以当地人社公布为准): 01 北京 自2022年7月起,本市2022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基数上限确定为31884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869元。 京人社保发〔2022〕30号 02 天津 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4400元和22434元。 03 河北 自2022年7月1日起,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按照2021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社平工资”)69465元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低于社平工资的,以2021年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高于社平工资的,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04 山西 2022年全省参加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的下限为3548元,上限为17742元。 05 内蒙古 现就2022年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事宜如下: 一、关于养老保险 2021年自治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751元。2022年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按6751元的60%,即4051元核定;上限按300%,即20253元核定。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低于下限的,按下限核定;高于上限的,按上限核定。 二、关于工伤保险 2022年全区工伤保险基数上、下限按照2021年自治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751元的300%和60%核定。参保职工上年度月均工资低于下限的,按下限核定;高于上限的,按上限核定。 三、关于失业保险 我市失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2022年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按照2021年包头市城镇在岗职工月均工资7837元的300%和60%核定。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低于下限的,按下限核定;高于上限的,按上限核定。 内人社办发〔2022〕143号、内人社办函〔2022〕240号 06 辽宁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9149元/月,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678元/月。 个人缴费基数已按上年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核定的,需重新核定,其中已办理待遇计发、丧抚待遇领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个人账户一次性返还等变更业务的,个人缴费基数不再重新核定。 辽人社〔2022〕27号 07 吉林 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9154.5元/月,下限为3703.2元/月。个体参保人员可在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吉人社联〔2022〕107号 08 黑龙江 暂无。 09 上海 2022年7月1日起,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4188元/月。 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按照2020年、2021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算术平均值的60%确定,调整为6520元/月。 10 江苏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下限按4250元执行,缴费工资基数上限暂按21821元执行。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按照上述标准执行,具体执行时间由各设区市确定。 苏人社发〔2021〕113号 11 浙江 12 安徽 2022年全省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9160元/月,下限为3832元/月。执行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皖人社秘〔2022〕184号 13 福建 2022年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上限19962元,下限3992元,从2022年7月1日起执行。 闽医保〔2022〕75号 14 江西 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使用的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5880元。2022年月缴费基数下限标准为3528元,月缴费基数上限标准为17640元。 赣人社发〔2022〕18号 15 山东 2022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19899元,下限为3980元。 鲁人社字〔2022〕89号 16 河南 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全省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以5681元/月确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缴费基数下限为3409元(60%),缴费基数上限为17043元(300%)。 豫人社办〔2022〕68号 17 湖北 第1档:武汉市和省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6795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20385元,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4077元; 第2档:黄石市、十堰市、襄阳市、宜昌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州,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6000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8000元,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450元; 第3档:荆州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月标准为5750元,个人缴费基数上限为17250元,个人缴费基数下限为3270元。 鄂人社发〔2022〕38号 |
相关阅读
- 粤人社发[2022]33号 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和2022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
- 琼人社发[2022]90号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公布我省2021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数据的通知
- 辽人社[2022]27号 辽宁省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赣人社发[2022]18号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西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关于公布2022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使用的全
- 津人社局发[2022]19号 天津市人社局 天津市医保局 天津市税务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及2022年度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等有关问
- 中统字[2022]69号 中山市关于公布2021年中山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通知
- 2021年深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公报
- 吉人社联[2021]209号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吉林省医疗保障局 吉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关于公布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
- 甬人社发[2021]41号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宁波市财政局关于明确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涉及有关 “平均工资”执行标准的通知
- 辽人社[2021]32号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关于公布2020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sfd2008@qq.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最新内容
- 1各省市职工平均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汇总(2022.12)
- 2琼府[2022]40号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规定的通知
- 3人社部函[2022]63号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宣传提纲的通知
- 4银保监规[2022]8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
- 5国办发[2022]7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 6银保监办发[2022]13号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
- 7人社厅发[2021]77号 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问题处理工作的通知
- 8人社部发[2021]64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巩固拓展社会保险扶贫成果 助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通知
- 9银保监办发[2021]57号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
- 10人社部发[2021]18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的通知
热点内容
- 1人社部发[2016]132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
- 2黑人社规[2018]5号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3国办发[2009]6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
- 4国发[2014]8号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 5劳办发[1997]116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6粤府[1993]83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的通知
- 7人社部发[2010]70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具体问题意见的通知
- 8人社厅函[2016]267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升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计发问题的复函
- 9粤人社发[2011]237号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妥善解决企业未参保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 10人社部发[2009]1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